close
你總說:「不是我不行,而是我不想要。」
考試成績公佈時,你會聽到這樣的回答;拉警報的單身男女,被問到未婚的理由時,你會聽到這樣的答案;人事升遷公告時、離職時、各類競賽揭曉‧‧‧‧。
還有些人會用更白話一點的回答:「我根本沒認真去做,否則的話‧‧‧。」
人們對於『輸』這個字看得太重,或者該說對於『結果』太在意,所以很容意忽略:『過程』才是整個事件的中心。
學生討厭數學運算、國語造句,說穿了,只是因為懶惰和沒有信心,這問題比較好解決,就是適時地鼓勵或刺激。即使只對了一點點,終究當他是塊璞玉有待琢磨,畢竟是百年樹人的事,急不得。至於出了社會的大人,這就有點棘手了。因為,環境複雜了、想法自主了、歲數也有一些了,換句話說,已經是江湖中人,按理該算是長了智慧與經驗的成人,可還是會在爭不過別人或一事無成時,把下巴抬得高高,挑眉噘嘴地說:「不是我不行,而是我不想要。」
早些年,聽到有人這麼說的時候,總會用仰望的角度去看,好個清風亮節的人。幾年下來,還把這句話當作口頭禪、護身符佩帶的人,在工作上、在感情裡,大多還是失敗者,只是,說話的口氣少了幾分銳氣,多了些寒意。
當然,也有人因為堅持『不為』,而在自己所要的人生裡,交出一張張漂亮的成績單。在追夢過程裡的種種艱辛與困難,相信對這些人來說是如人飲水,成功的果實品嚐起來也分外甜美。
誰不害怕失敗?
又有誰從未失敗過?
或許,先問問自己:我真的不要嗎?
還是換個態度,我就是要試試看。2006.10.11
全站熱搜